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
调查表明,现代人平均有90%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,而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则比室外高出数倍。
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,法、德、英、美、日等国就开始对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展开研究。各国先后在室内空气中检测出50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,其中有20多种被认定是致癌物质。
1987年世卫组织(WHO)在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:人类70%的疾病是由不良的室内空气所导致;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30%居住的人患有“建筑综合症”,即头痛,胸闷,易疲劳,同时引发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。这些都是因为室内空气污染,新风量不足造成的,为此欧美等国先后制定了室内空气的质量标准建议。
2002年12月18日由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/国家环保总局/卫生部联合颁布《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》(GB/T18883-2002)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,其中要求:室内空气应无毒、无害、无异常嗅味,要求每人每小时新风量不低于30立方米。
改善室内空气质量
传统的开窗通风: 开窗是人们原始理念中的通风方式。但是,在欧美窗已经渐渐成为一种采光和逃生的工具。由于开窗引起的灰尘、噪音、蚊虫、不安全性,以及其通风的不确定性、局限性、能量损失巨大等弊端,开窗通风的传统方式已被人们慢慢放弃。 |
|
换气扇时代: 电机风压非常小,不加管道时瞬间排风量大,加了管道后排至风道排风量会大打折扣。用时开,不用是关,不能持续不断的通风换气。噪音大,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更加明显,且易损坏,维修成本高昂。 | |
|
|
| |
小型家用中央空调: 通常没有新风装置;也可以增加正压的新风,但新风在已成正压区域难以送入;所以污浊空气不能被排出室外,无法解决换气。 |
|
空调: 只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,室外新鲜空气补充很少,无法解决通风换气问题,噪音大,耗电量大,维护成本高。 | |
|
|
| |
利用中央新风系统: 负压方式,风向气流稳定,能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,新风持续不断的进入,使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,达到通风系统通风作用。 |
发布日期:2009-7-1 16:12:33
[返回上页] [返回顶部] [关闭本页]